来源:菜鸟理财
作者:晚风乌贼
最近没有什么比中国房价这个话题更加火爆的话题了吧?
中国房价的问题,一直是个话题,但今年来更火,而最近则有登峰造极的态势。我感觉,离死翘翘也就不远了。
那些荒唐的事情接踵而至
早在今年2月份,有媒体调查发现,以发布2015年年报的412家上市公司为准,两市共有46家公司的全年净利润不足1500万元,这点钱当时就已经买不起北上广深黄金地段的一套房。
到了最近,则出现了在上海南京等地,有不少人为了买房而假离婚的事情,导致去民政局离婚也要摇号的奇葩事情。
而昨天,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刊登了一篇文章:《奇葩!两套学区房,救了一家上市公司,也救了这1万股东!》。
文章讲的是*ST宁通B(200468)将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北京市西城区的两套房产。如果能够成功出售上述2套房产,该公司将实现净收益1200万元(公告所述),公司保壳的成功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对,这就是当下中国的楼市现状,以及伴随楼价暴涨出现的各种段子,我还可以继续再列举点数据出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4个,比例超过90%,而北京得1间厕所等于银川的1套房。
现在,房地产“上火”的症状,已经令市场与社会的神经越发紧张,持续多月的量价攀高,市场可以说已经是几近失控。
房价严重分化 一二线高烧不退
房价现在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普涨的态势,这种普涨也分大小;同时普涨的一般是一二线城市居多,而三四线城市有的是不涨反跌,但绝大多数也是有所上涨的。
我认为这就好比去年股灾前的所谓牛市疯狂,一二线城市就像大盘,一些不涨反跌的三四线城市就像一些经营业绩差的个股。
总体来看,中国楼市这个大盘基本上就是一二线城市在主导,大盘上演疯狂暴涨,总有一些个股跟不上节奏,也正常。但整体分析,楼价还是进入了快速上涨的通道。
现在最火的几个城市,是以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以南京、合肥、杭州、郑州、厦门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这些地方是高烧不退,甚至再现全民抢房的现象。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Longview Economics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深圳已成为全球房价第二贵的城市,仅次于加州圣何塞。分析显示,深圳典型住宅的价格已达到80万美元左右,房价收入比为70倍。
注释:其实圣何塞这个地方就是硅谷,但硅谷并非最贵的地方,在美国的话,纽约和旧金山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楼价更贵,但美国这家咨询公司的数据,也足以说明深圳楼价之高了。
但也有上面讲到的例子那样的情况,北京的一个厕所就可以买银川的一套房,东北的房价,想指望继续怎么涨也很难,因为经济实在太差,已经进入负增长的阶段以及人口净流出的状态。
这一年来,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当地房子库存量、土地供应量、地产商等多方面因素,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严重,这些都被房价完全展现了出来。
富豪在高位出货屌丝在接盘?
但无论如何,楼价最近继续轮番在不同城市暴涨,依然掩盖不了背后恐怖的真相。当媒体、房地产商和政府轮番营造了一种房地产“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我却看到了有富豪在开始高位出货。
这种情景,不知道有没有让大家想到去年早在股灾发生之前,像证金公司这样的国家队在偷偷减持了?而正当股市4500点左右的时候,却有大量从未炒股,连基本概念都不懂的人,纷纷入市。
最早当然是李嘉诚为首的房地产大佬开始出手,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李嘉诚通过转让资产或其他方式套现近800亿元人民币。
另外一个香港地产大亨郑裕彤也抛售了其位于成都、贵阳、青岛、上海、北京的5个超大型项目,总得金204亿。
而我最近跟一个北京的朋友在聊天时,她告诉的我的则是,她的一位投资高手朋友在几年前北京楼价较低的时候买入了几套房子,最近已经卖掉了北京的几套房子,现在处于无房状态。
前些天,公民经济学家吴迪提供了一组数据,我觉得非常值得玩味。请看下图(以深圳为例):
他用中国资金12月滚动净流动(China Estimated Capital Flow 12 Month Rolling Sum)为参考,发现深圳、上海、北京的房价跟这个指标发生了明显的背离。
这个指标显示,在过去12个月,中国的资金出现了明显的净流出状态,大量资金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出逃,这刚好解释了为什么国家的外汇储备在顺差状态下,仍然不断下滑的现象。
楼市“饮鸩止渴”难以为继
大资本在撤退,楼市现在依然维持高烧的原因,其实根本还在于央行不断放水(今年来的银行新增信贷几乎都到了楼市)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牢牢把控土地供应。同时,各种影子银行在今年上半年,也在不断往楼市输送资金。
最近,则是一度沉迷的房地产信托,又开始活跃起来,又继续给楼市提供了大量的子弹。
加上楼市本身存在“吸虹效应”,毕竟在这样的行情下,买房就是买地段,买的是房产背后的资源,所以一二线城市越炒越高,有的三四线城市不涨反跌。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现在维持楼市“繁荣”的资本,大量来自央行的放水,另外就是一些理财资金在不断地输入楼市,楼市其实在不断加杠杆,这离死已经很近。
事实上,无论怎么飙涨,掩盖不了的是实体经济的哀鸿遍野,政府本身对楼市并没有真正调控(我不觉得越调越高是正常的),因为真正调控了,必然影响GDP的增长。
但现在楼市的量价齐升,背后已经很难用“刚需”在推动这样的理由去解释了。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放水的同时等待实体经济的复苏坐实泡沫。这些泡沫更多的是一二线城市的泡沫,三四线因为“吸虹效应”和人口净流出的原因会更早被打回原形。
但我对实体经济这三年内想复苏不抱太大希望,国家统计局每个月每个季度出来的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民间投资的资本一直在大量下滑,要知道,国家GDP的增长,绝大部分的贡献是来自民间投资。
所以要等着实体经济的复苏来坐实楼市泡沫的如意算盘,恐怕很难实现。刻意放水给楼市加杠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难以继续行得通。
危机!只是箭在弦上的事情!
去年股灾前,在4月份左右,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概讲的是股市加杠杆媒体烘托“牛市”导致全民炒股的现象需要警惕,股市崩盘会很快到来。我在文章里面提到,股灾背后是大游资的身影。
这些大游资是千万级别以上的资本,这些资本最早的原形是改革开放之后,那些赚到钱的民间资本,后来是煤矿资本,再后来是当年扬名全国的“温州炒房团”资本以及各种权贵资本。
当实业无可眷恋,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时,这些大游资开始进入股市,在国家重新启动股市这个蓄水池时,开始炒股剪羊毛。这些资本逐利是自然的,本来就是天性,进入股市也是剪羊毛。
当股市崩盘之后,我提到了在国家没有实施更为严厉的外汇管制的情况下,来得及逃跑的会化身美元逃出国门,来不及逃跑的一部分大游资将会重新进入楼市,拉动楼市的“第二波阳春”。
现在我看到的一切,都基本按照之前的分析进行。大游资现在早就开始撤退,各种大资本其实都在高位出货。央行只能放水挺住楼市,形同股市里面国家队控盘,不控盘就马上暴跌。
但就像上面的文章分析的那样,这样的局面是无法维持的,我很难相信,没有实业支撑的经济体,楼市会这样继续虚假繁荣。去年四五月份,深圳带动的这轮楼市疯狂上涨,很快会寿终正寝,时间可能是一年左右。
而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整体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周期调整的阶段,实业的低迷在于低端制造业失去竞争力、内需不振、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高福利社会难以为继的本质原因。
在这样的阶段,刻意人为掩盖发展中的问题,并非明智选择。危机,其实已箭在弦上,一个新的时代会来临,这是一个全民阵痛的时代,但国家经济需要这样一个调整的周期,如此经过凤凰涅槃,我们才有更好的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ID:kopleader)
作者:万喆
前言:
我们已经为了买得起房子,用尽了父母辈的积蓄,弄得白头老母遮门啼,居无余地留不止。到如今,我们为了又要买个房子,竟然要离散家庭,弄得好一番逝水行情去莫留,漫伤房市失风流。房子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什么时候开始,房子变成要放弃更好地活着,甚至不能正常地活着了?
限购、抢房、上海的谣言、北京政策“杜绝假结婚”,关于房子,到处都弥漫着这种荒谬的气息。
想上天?
事实上,荒谬的背后,都是逻辑问题。一切数据,都可以说明什么,同时,也可能不能说明什么,或者能够不说明什么,甚至能说明不什么。也许就看你怎么说。
所以,今天,我们不谈数据,尤其不谈单个数据。我们谈谈逻辑。
中国房市究竟有没有泡沫?
一切始于这个问题。
好问题!
关于中国房市究竟有没有泡沫的讨论由来已久。这个问题之所以一直难以有结果无非是因为两点。第一,泡沫这个东西是个经济学概念,但是,它却是没有确定概念的。因此,就更不用说有量化的精确标准了。
很多人会问,许许多多的专家们拿出来的许许多多的数据,做了许许多多的分析,比方说房屋的租售比,比方说房地产市值与GDP的比值,比方说房价与收入的比值,比方说房价上涨速度与GDP、信贷、负债等的增幅比,这些不都是衡量泡沫的标准吗?
很遗憾,不是的。准确的说,它们都是一种,间接的泡沫观测指标。所以,利用这些指标,不过是冷眼旁观,并不能就作出结论。而且,这一点其实已经在实践中被众所周知的吃瓜群众也能应对如流了。
比方说,中国的房地产某几个城市的资产就能买下若干个美国。
很可怕吗?
快捡起你的下巴吧。买下美国又怎么了?美国算个毛线!买下全世界又怎么了?
怎么说呢……我竟无言以对。
有没有?
也就是说,这就像男人的真爱,说起来有,又好像没有,貌似他带你吃饭逛街给你买包买车就是真爱,然而也有不带你吃饭逛街给你买包买车的真爱,有人给你半碗粥就是真爱,有人给你一间公司也不是真爱,话说说不定有人给你一间公司又从中间走了假账让你负债呢,人生有很多时候,真爱与真害,傻傻真分不清楚。
这就像男人的不真爱,明明觉得他可疑之至,可是他信誓旦旦赌咒发誓又不像是假的,假如你发现蛛丝马迹,他肯定告诉你是你太多心,即使你抓住铁证,他还能说一切都是逢场作戏我的真爱唯有你一人。结果你肯定得想,你都被抓个正着了还痛哭流涕跪地求饶不屈不挠的表忠心,这肯定是真爱啊!肯定是没有泡沫的真爱啊!
因此,第二点,泡沫这东西就像真爱,唯一能够确定它存在的东西就是它的摊牌。只有真不爱可以被确定,就像只有泡沫破裂可以证明泡沫存在过。
如果有,为什么不破?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一个问题,既然他劈腿外遇拈花惹草已经不真爱了,为什么他还和我继续你侬我侬呢?就算是欺骗,他还愿意变着花样持续不断地骗我,而不是割袍断义恩断情绝,至少说明他还是真爱我呀。
其实呢,那也不一定……可能也得看看,岳父是谁。
你懂的。
就好像,大家对房地产市场泡沫不泡沫的已经厌烦了,大家其实就想知道一点,房价会不会降?以及,什么时候降?
如果房价不降,你说泡沫泡沫,是泡沫怎么不破呢?不破说明就不是泡沫嘛!
好问题!
不过呢,有很多事情不一定,可能也得看看……
不如我们看看那些泡沫破灭的例子好不好?
如果我们看日本经济衰退,经济过热时提高利率,紧缩政策可能是其突破口。
如果我们看亚洲金融危机,国际游资的热捧之后速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可能是其突破口。
如果我们看美国次贷危机,金融衍生品带来的花式杠杆终于高位折戟,高杠杆率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应该算是其突破口。
这说明,真爱搞破裂的途径有三,外面人找上来了,里面的人给的压力太大,以及本人受不了主动坦白。有的甚至兼而有之,危机重重。
为什么?
好吧,转头看我们。你会发现,这些经验教训我们都牢记在心践行于世了。真的。
货币宽松,严守汇率市场,强调去杠杆。有目共睹。
好,那我也借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泡沫一直不会破。
因为我们货币宽松政策自由度比较大,资本项目流动和汇率市场相对不开放,而且过去我们的储蓄率高。换言之,我们是一个积累已久而仍然开放有限的市场,也就是说,我们受外界的影响会相对较小,受内部的影响相对可控,而且还有一定的家底,所以这种消耗会比较慢。
野村证券:中国的债务上升比较快,但杠杆率并不高。但是需要警惕房价的不稳,一旦房价大跌,杠杆率就会涨。这也就是政策上要优先稳定房价的原因。
试想老岳父,有手段,管得住外面的人不来闹;肯出钱,保得住女婿在家过的滋润;很权威,可以让女儿最大程度不受干扰。
你也不能说这就是错的。稀泥和着和着,弄不好日久生情,真爱又萌发了对不对?家庭生活又和谐了对不对?这是真有可能的!
都说了,泡沫本来就是个没有标准的概念,泡沫多少算泡沫,以及泡沫到什么程度算绝境,都不好说。有些人觉得,有一点点泡沫才叫繁盛呢。因此,如果经济增长能够随后赶上,将惶惶泡沫吸收,变成星辰大海里的一瓢水,也未为不可,而且岂不快哉!
可以不破吗?
看到这里,很多人起身要走。这就是说,泡沫不泡沫的,没有什么意义,反正可以永远不破,房价就可以永远涨下去咯?
好问题。可是,永远有多远?
正如小赌可以怡情,小别可以赛新婚,小泡沫或可以刺激经济速度。然而,烂赌当然家破人亡,长分离当然感情淡漠,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金融危机,几乎都和房地产密切相关,虽然在危机爆发泡沫破碎之前,人人都说,这次不一样!
房地产并不是什么天生大毒草,要不它早就被铲除了。房地产的经济指数在各国都算是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可见房地产业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但这不意味着,房地产是经济的唯一重要产业啊!当它成为唯一重要时,往往只是证明,它太畸形,已成为社会肿瘤,把良性细胞都给挤兑枯竭了。
房产价格高企,一方面实业利润望其项背,有什么人还有意愿去做实业?另一方面经济成本不断上升,场地、人工都在涨价,实业收益捉襟见肘,还搞得下去什么实业?
不能说房地产在初期是不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一开始,这种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会表现在相应的收入上,体现创造者的价值。接着,这种价值会体现在整体经济社会上,就是GDP。
但到了后来,同一套房子,一年一个跟斗的翻上去,这还不算折旧,社会财富就和劳动生产几乎没有关系了,和社会价值也偏离了,都是纸上价值。
纸上价值是什么东西?当然是纸币,所以为了维持这种虚幻的“财富增加”,就必须有相应的纸币补上。
再后来呢?再后来,当房地产价格增幅>货币投放增加速度>GDP增加速度>个人居民收入增加速度,持续下去,纸币也会补不上的。然后?然后可能就没有然后了。
那些泡沫经久不破的原因,还好吗?
刚才说了我国房地产泡沫为什么能经久不破的几个要素。那么,这些要素们,你们现在还好吗?
最近,野村研究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目前处于高负债低杠杆。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价格处于高位,资产价格作为分母很庞大,所以负债与之相比并不吓人。这倒是让人安心。
不过,看看近几个月,在M1与M2剪刀差之后,居民贷款突然成为了主力,扶摇直上,几乎成为了上月贷款的全部组成。说明了什么?说明企业状况不太好,而杠杆转嫁给了普通居民成为当下不争的事实。
随之而来的,居民储蓄自然是在房地产高企的这些年里被消耗了。而随着账面财富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也发生了变化,有些项目甚至发生逆转,因此汇率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这样一来,其他几个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最后刺激因素似乎又都齐聚了。我们严防死守,就是为了远离它们,难道它们最终还是会来?
或许用继续扭曲来延长另一种扭曲,得到的,终究还是扭曲。
有人肯定还要问。那最近房子为什么还涨的吓死人呢?
好问题。
有人会告诉你是因为货币,有人会说是因为城镇化,有人会说是政府合谋,等等等等。NoNoNoNo。
是恐慌。
就在去年和前年,房地产价格已经显现出不能与当前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相匹配的样子了。而且这又能怎样?毕竟多年金银遍地流,总要归于正常吧。毕竟经济发展的周期,总是需要一场出清吧。却又是一阵喧嚣,多少人请命。于是再来一场盛宴。可是,不能说去年力不从心的房市几个月间就焕发新生是正常经济发展吧?
看看居民贷款增速,强弩之末的节奏;看看居民离婚增速,穷途末路的节奏。
我们已经为了买得起房子,用尽了父母辈的积蓄,弄得白头老母遮门啼,居无余地留不止。
到如今,我们为了又要买个房子,竟然要离散家庭,弄得好一番逝水行情去莫留,漫伤房市失风流。
房子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什么时候开始,房子变成要放弃更好地活着,甚至不能正常地活着了?
犹如真爱与否,你越是怀疑他有问题,越是发现他没问题,你一定越发怀疑自己和越发坚定地相信他没问题!最苦的是,他明明有问题,越包庇,他越猖狂。你不但终将失去他,还会失去自己。
平复恐慌 老岳父会出手的!
这是市场的反常现象,但是市场泡沫期的正常现象。本来城市间确实存在差距。去库存期间肯定会出现分化,但更重要的是对政策的误判和绑架,而且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引导市场预期。
该出手时当出手。
泡沫可能是在被吸收,泡沫也可能在被制造;泡沫可能是在被吸收,信心却在蒸发。我们都怕一场决然的分手,所以迟迟不肯面对遇上渣男的事实。
然而,信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别人的信心,一种是对自己的信心。最可怕的莫过于,在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兜兜转转中,对别人和对自己的信心都被消磨殆尽,在越来越漫天飞舞无尽无垠的泡沫中,风吹草动都能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烛影斧声。
最让人心酸的是,渣男之所以是渣男,之所以越来越渣,是因为你自己对他的姑息回避和纵容。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有人还在说,觉得房地产价格并不高的人也很多,房地产可以与经济健康起舞。但结局孰能预料?
这种说法也许能平复恐慌,但要平复荒谬,现在的这些,不够。
5月份,权威人士曾经说过那句话,树不能长上天,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他还说了,预期管理很重要。
老岳父会出手的。
商务合作:025-8468684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